OHSAS18000体系

急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中毒的特点

目前我国引起劳动者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化学毒物为苯、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2008年慢性职业中毒报告1166例,引起中毒的化学物品主要是铅及其化合物、苯和锰及其化合物。  

近年来我国职业中毒呈现四个特点:  

1.急性中毒明显多发,恶性事件有增无减  

急性中毒一般发病急,潜伏期短,如在高浓度硫化氢环境下,可出现“闪电样”死亡。起病的快慢与毒物的毒性、接触毒物的计量、个人防护、生产场所通风状况等因素有关。急性中毒多为群发性,特别在生产车间,由于事故而导致大量毒物外泄时,现场人员难以避免发生中毒,只是轻重程度不一。另外,不同毒物有不同的靶器官,如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度中毒表现兴奋或酒醉态、欣快感、步态蹒跚;而重度中毒时表现昏迷、抽搐。也有些毒物可作用于若干靶器官,如急性铅中毒除表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中毒性脑病征象外,也可出现铅绞痛、贫血等多系统损害。人体是一整体,毒物对某一系统的作用,必然会引起全身反应,因此必须用整体观来分析中毒全过程,才能了解毒物对人体的总的损害。  

2.苯中毒问题比较突出  

近年来,苯中毒再急、慢性中毒中均居前列。建筑工地因防水作业导致的急性苯中毒事故,近两年屡有发生。箱包加工、制鞋和从事印刷、擦字等作业工人的慢性苯中毒,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均有病例,酿成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致死亡的已非个别事件。  

3.新的职业中毒不断出现  

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新的职业中毒形式不断出现。近年来在部分沿海地区相继出现了正乙烷中毒、三氯甲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等过去未曾出现或很少发生的严重职业中毒和死亡病历。  

4.中小企业和个体作坊的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  

比如,小矿山尤其是小煤矿设备简陋,无机械性通风,加上常常违章操作,导致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混合性气体增高,引起中毒窒息,造成严重伤亡。  

 

相关内容推荐